71歲的藝人余天近日自爆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還因此動刀,不只演藝圈的朋友們都非常擔心,也讓不少人更關注攝護腺癌這疾病。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加的情形,而且全台有七分之一的男性在年過半百後會罹患攝護腺癌,不得不重視,但專家也提醒,其實透過飲食有助於預防,這七大食物可以保護攝護腺。

1番茄:富含茄紅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物,根據研板橋居酒屋究顯示,一個禮拜吃10份番茄,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會降低18%,而且生番茄含有水分、纖維,對於一些排尿困難又不喜歡喝水的老人家來說,還能補充水分和茄紅素。

2綠茶:綠茶含有豐富的多酚,是很強的抗氧化劑,甚至專家研究發現,綠茶不只能預防細胞氧化,也能阻止癌細胞擴散。

3大豆:研究發現,經常食用大豆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比不常食用大豆的男性低29%,因為大豆含有豐富的異黃酮,對於攝護腺癌、乳癌等一些癌症有預防效果。

居酒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200年前的江戶時代的東京,那時候的人們常常說「京都重穿、大坂重吃、江戶重酒」,江戶本來就是人人愛酒成痴的城市。當時江戶約有100萬人,根據幕府的報告,有近兩千家的居酒屋,約553人就有一間居酒屋,居酒屋的「居」其實就是坐下來之意,居酒屋最初的型態就是一家可以坐下來喝酒的店。起源於古時候日本賣酒的「酒屋」就是一個驛站,其實有些很簡陋,甚至沒有桌椅,其實到了17世紀後半期,江戶某些酒屋開始可以讓客人在裡面喝酒,從史料板橋居酒屋可以得知當時最喜歡到酒屋喝酒的人,主要是生意人、車馬貨運業工人或武士家的僕人等等,這些人大多都是靠勞力謀生的,直到後來開始有了賣菜的小菜,大概1750年左右,江戶的酒屋就開始越開越多,相對競爭也會更激烈,有一些酒屋就開始販賣熟食,那時就出現了「煮賣茶屋」和「煮賣酒屋」的型態,「煮賣」就是賣熟食之意,比如用高湯、味增、醬油等調味料煮的菜,都是已經可以當作主菜的食物了。江戶當時沒有冰箱、煤氣爐等工具,所以集中很多離鄉背井的勞工,幾乎都三餐外食,居酒屋就成了單身男性勞工日常用餐的地方了。

4地瓜葉:地瓜葉也是富含多酚的食物,且地瓜葉的多酚含量比其他蔬菜多42%,更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鐵、鈣…等營養素。

5十字花科蔬菜:包括高麗菜、綠花椰、甘藍菜、青江菜…等等,多攝取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率,尤其是攝護腺癌、肺癌和腸胃道相關癌症,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豐富的營養素和有板橋居酒屋效抗癌的活性成分。

6核桃: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有針對48隻老鼠做實驗,將牠們注射人類攝護腺癌細胞後,其中16隻被餵食核桃的老鼠,只有3隻長出攝護腺腫瘤,且腫瘤尺寸都很小,另外32隻沒有吃核桃的老鼠,有一半長出腫瘤,且尺寸比吃核桃的大出3倍,原來核桃含有多種天然抗氧化劑,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發炎反應。

一進到日本居酒屋除了會先上開胃菜一碟,店員也會給每一個人一條濕毛巾,日文叫 oshibori。有可能是冷的、也有可能是熱的,看當時的氣候而定,像最近冬天來臨,都會給熱的濕毛巾。 一般來說,濕毛巾是拿來給你擦手用的,擦臉你要也行,但個人不太建議,一方面形象不好,另一方面這些毛巾都是重複使用,每天晚上有公司收走,早上再送一批新的過來。雖然日本公司會清洗消毒的很乾淨,但我還是覺得不妥。擦脖子還算可以,我曾看過有日本人這樣做(不過是不帥的中年男子,笑),像是夏天很熱流汗,有些人就會這麼做。假設你沒有拿到濕毛巾,或想要多一條之類,都可以跟店員說 Oshibori kudasa。基本上,到日本居酒屋用餐時每個人至少都要點上一杯飲料,這是一種習慣,因為日本人來這邊最主要是為了喝酒,用餐其次,因此如果來只點餐點,然後享用隨附的免費開水、熱茶之類是有點奇怪。如果你不喝酒是沒關係,也可以點可樂、烏龍茶、可爾必思或烏龍茶之類。至於餐點就隨意,看要幾個都行。很多日本人到居酒屋時,都會先喊「Toriaezu nama」,意思就是從一杯啤酒開始,請店員先送一杯啤酒過來,這是非常道地的流程,如果你也是這樣,我相信他們一定認為你對這日本居酒屋文化有一定了解,會給你一個非常肯定的眼神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lsonpaul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