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運動過後,身體會冒出一股熱氣,會帶動附近的空氣,改變周圍溫度;科學界也在研究,如果可以集中生物體散發的熱能,或許具有潛在的使用價值。

主持人撒貝寧:「科學節目,也有一些超越科學的自然現象,比如說人的意志力。」

觀眾:「哦。」

主持人尼格買提:「真的在轉耶。」

意志力能轉動風車,這個說法學者並不接受。

大陸中科院研究員曹則賢:「空氣遇溫度改變的時候,其實它的體積變化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撒貝寧:「所以剛才我站在風車下面,它轉起來是因為我的體溫嗎。」

大陸中科院研究員曹則賢:「對。」

主持人撒貝寧:「我的熱能熱量。」

大陸中科院研究員曹則賢:「對啊。硬碟救援

主持人撒貝寧:「把空氣加熱了然後空氣往上升,我相當於一個蠟燭。」

硬碟救援大陸中科院研究員曹則賢:「對啊。」

主持人的比喻還挺形象的,試想,如果把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密閉空間,一起運動,所散發出來的熱能,該是更有力量。

體適能老師:「我們開始蹲起開始,1、2、3、4、5、6,節奏要愈來愈快了喔。」

主持人撒貝寧:「我不行呵呵呵呵,給我拿個桶我要吐血。」

體適能老師:「準備好。」

就在主持人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有人提出換成跳舞,這下新鮮了,主持人來勁囉。

活力重現,室內溫度也不斷升高,塑膠棚裡貼上一層薄薄的霧氣,透過紅外線攝影顯示出人體散發的熱能。時間結束,馬上檢視成果。

實驗解說鄧楚涵:「大家可以看到,氣球明顯膨脹起來,再高一點再高一點,還在微微變化,還在微微變化,幾乎已經完全膨脹開來。」

大陸中科院研究員曹則賢:「他最終實現了溫度高,當他停止運動的時候,其實他的身體,還是一直在散發著熱量,所以說他維持高溫的條件,時間也比較長,所以說當掀開簾子的時候,就把這個氣球頂高了。」

除了有室內室外氣壓變化的科學原理,也證明了,生物體散發出來的熱量,如果能夠集中利用,或許具有潛在的使用價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硬碟救援 資料救援
    全站熱搜

    nelsonpaul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