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一滑、美食送到家,近來網路美食外送平台服務興起,但運送過程安全嗎?台北市衛生局3月就針對Uber Eats、honestbee等6大網路外送平台及其餐飲合作供應廠商成立稽查專案,抽查結果發現「外送員」的食安知識普遍不及格,有些人連冷熱、冷凍冷藏餐食要區隔的觀念都不甚清楚。

台北市衛生局今日公布3月針對Uber Eats、honestbee、Foodpanda、有無快送、foodomo、Deliveroo等6大網路外送平台及其合作供應廠商的專案稽查結果,供餐的29家業者中,有23家初查不合格,經複查後均符合規定,但初查不合格率仍有79%。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王明理表示,這些供餐的業者多數缺失為沒有進行員工體檢,忽略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另外就是冷凍、冷藏未區隔,恐衍生交叉汙染,以及食材堆放地上等三大缺失,但經限期改善,複查後均已符合規定。

至於6大網路外送平台的外送餐點衛生品質實測,雖然都過關,且業者相關的「餐點送達時間」、「送抵溫度」、「保溫箱清潔度」、「外送員衛生安全認知度」及「冷熱餐食要區隔」等內規都符合規定,但衛生局抽查外送員食安知識卻有落差。

保健食品只是營養補充劑,民眾不能把它當成保命符,捨棄均衡飲食,拚命吞食保健食品,事實上,保健食品與所有的藥物一樣,也有可能的副作用,國外已有諸多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的保健食品,反而會影響身體機能的運作。以民眾常食用的維生素C為例,攝取過量,輕者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重者會誘發血尿、腎結石;攝取過量的維生素A則可能導致貧血、毛髮脫落、頭暈、嘔吐,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脾腫大等代謝紊亂。

王明理說,經衛生局抽查23名的外送員發現,保健食品代工其中僅有4人具有食品衛生觀念,瞭解販售及運送餐食應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保健食品代工範準則的規定,其餘19人的食安知識則不及格。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自今年9月起首創開辦至少10場次免費的「網路美食外送平台從業人員食安講習」,輔導平台業者、餐飲供應商及外送員做好食品安全衛生,也提醒業者外送要做到「黃金1小時送達」、「冷熱餐食要區隔」、「運送保溫要注意」、「定期清潔運送箱」、「食品業者要登錄」食安5大面向進行輔導。

arrow
arrow

    nelsonpaul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