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推薦曾經被稱為「白色瘟疫」結核病走過了幾世紀,昆明防治中心結核病防治組護理長謝英慧指出,在抗結核病藥物與都治計畫有效的控制之下,全球結核病十年減半防治有成,臺北市同步推動發生率下降至29.6人/每10萬人,發生率居全國最低,為了與全球同步邁向2035消除結核願景,臺北市當前全力推動「潛伏結核感染」之預防治療。助聽器推薦

謝英慧表示,中央結核病防治策略針對山地鄉原住民、藥癮與HIV感染個案、慢性洗腎、接受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物使用、45歲以上糖尿病控制不佳個案、長照照護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等五類潛伏性感染高風險族群,建議高風險族群都治計畫。

而臺北市依序籌畫潛伏性感染高風險族群都治計畫,107年起先針對長照照護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進行高風險族群都治計畫,108年再擴增計8間長照照護機構加入計畫,盡早診斷出潛伏結核感染者予預防性治療。

助聽器

今年台北市積極配合中央政策推動,新增指標中傳染力之接觸者潛伏結核檢查與治療,即痰塗片陰性、痰培養鑑定為結核分枝桿菌之未滿13歲的接觸者,及13歲(含)以上且共同居住家屬及非家屬的接觸者、13歲(含)以上且患有慢性病的接觸者,即提供潛伏性感染篩檢。

若檢查結果陽性者為「潛伏結核感染」,將積極轉介醫療評估給予預防性治療,避免非預期性發病衍生傳播與後續漫長複雜的治療過程。

謝英慧表示,潛伏結核感染不具傳染力,但以後發病風險高,終生有10%機會發病成結核病;若潛伏感染者即早接受預防性治療,可降低73-90%的發病機率,避免發病傳染給摯愛的親人及朋友。

謝英慧呼籲,若是檢查為潛伏結核感染的民眾不需要擔心,因為潛伏結核感染病不是結核病人,也不具傳染力,但這類民眾需要接受預防性治療降低發病機率,目前有3種治療處方,醫師會為民眾評估且提供最合適的處方,由團隊全程陪伴提供「潛伏結核都治」服務直至完成治療。

arrow
arrow

    nelsonpaul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